没小鲜肉清一色演技派《大秦帝国之崛起》 历史正剧就该这样

2017-03-09   浏览量:

  从服装到道具从剧情到演技 诠释何谓“良心之作”

  《大秦帝国之崛起》历史正剧就该这样

没小鲜肉清一色演技派《大秦帝国之崛起》 历史正剧就该这样

  素有“零宣发、高口碑”之称的《大秦帝国之崛起》即将进入尾声,在一片赞誉声中,引发了“历史正剧即将回暖”的话题。该剧制片人焦阳,曾在接受辽沈晚报专访时透露,该剧历时数年,经历了延播、删减的漫长过程,因为在央视这样的国家主流媒体上播出,必须接受权威认可。所谓一部备受赞誉的历史正剧,在最大限度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大秦帝国之崛起》向人们展示了如何做一部良心剧,无论从服化道还是演技抑或剧情上,这就是《大秦帝国之崛起》的口碑所在。

  相比时下流行的玛丽苏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展示一部历史正剧的真正魅力所在,而且它所针对的群体不单单是局限在历史爱好者身上,还打破了年龄的限制,就连00后都成为“大秦”迷。

  黑色为主是因为秦国崇尚水

  制片人焦阳透露:“在《大秦帝国之崛起》的制作中,我们必须依据大量的史实典籍和出处,尽力还原一个真实的战国时代,在服化道的设置和制作上,也是聘请了权威的史学文化专家进行把关,尽量做到有理有据。”

  在《大秦帝国之崛起》中,我们不难看到这种求真,比如剧中主要人物的服饰均以黑色为主,包括满朝的文武大臣在内,甚至朝堂上也是以黑色为主。

  这并不是单纯出于美术设计,而是因为当时在秦国五行水德,崇尚水,而水的颜色对应为黑色。

  宁静在剧中的妆容也并不主流,但却是符合了当时的“粉白黛黑”、“傅粉施朱”。

  此外,在发型设计上,当时女性多将发髻梳在头部两侧,遮住双耳,这种造型是当时流行的“双垂环髻”,通常未婚的女子或者侍女多是这种造型装扮。

  没有小鲜肉 清一色演技派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没有所谓的小鲜肉,而是清一色的演技派,据说该剧在2013年开拍,小鲜肉并非当时的主流,所以也算侥幸脱逃,制片方曾在采访时表示,在选角方面,考虑的是演员的演技,以及是否符合人物的性格,是否能够满足剧情的需要,至于长得好不好看并不重要。

  而作为女主角的宁静,无疑演技爆棚,在平定季君之乱时,她的一颦一笑无不彰显一位女政治家的风范,将一个性情风骚又有城府野心的宣太后表现得入木三分。在前段时间接受采访时,宁静表示剧中采用同期声而不是后期的配音,这值得一提。“声音是演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非这个演员不会讲普通话,否则不应该配音。我很多戏都是用自己的声音,但有时会因为一些具体原因,声音不是我的,这时候观众就会不喜欢。”

  此外,张博在嬴稷游说六国这一场戏中,20分钟仅靠他一人支撑全场,而且情绪的变化拿捏的十分到位,到最后声泪俱下,其演技不可不令人叹服。

  绿幕加抠图注入迟到的精品

  据悉,《大秦帝国之崛起》在拍摄结束后,因为男二号王学兵的关系,不得不遭遇删减补拍外加抠图,这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当男二号的戏份被剪去之后,制片方统计之后,发现需要补戏大概两百分钟,战神白起的戏份改为邢佳栋承担,因为是补拍,所以这就意味着演员要脱离集体环境,一个人在绿幕下完成全部的戏份拍摄,这对演员是非常大的挑战,从拍摄强度上来讲,200余分钟的戏份相当于两部电影,但最终好在顺利完成。

  据说后期抠图让四个团队加班加点到崩溃,最终完成。这也是《大秦帝国之崛起》推迟播出的主要原因,作为央视播出的历史正剧,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才是历史正剧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