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机摊铺着绿化种植土、起钓机正在卸下观景树种、工人正在铺贴广场砖……11月21日,记者起早赶到天台山旅游集散中心,不曾想,还只是早上7点钟,工地各处区块就已呈现出一派忙碌景象。
总投资8.1亿元的天台山旅游集散中心是省重点工程。开工3年多来,游客中心、商业街、生态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已全部落成,眼下冲刺的重点是景区绿化建设、智慧旅游应用系统安装、暖通设备的调试等。
战鼓擂动号角急,声声催人奋赶超。天台旅游集团董事长汤克演告诉记者,集团上下牢记目标,将责任扛在肩上,铆足干劲,精准发力,确保在明年元旦投入试运行。
流水作业紧锣密鼓
在游客中心广场前,施工工人聂秋耕戴着墨镜,手拿气焊枪,将一块块花岗石吹喷成既美观又防滑的火烧板。这几天,聂师傅到得特别早,为了赶在冰冻天气前完成作业,他和其他3位工人一起每天早上7点不到就开工,一直干到下午5点左右,每人以100平方米/天的速度推进。
相比广场上的热闹,游客中心内部装饰施工显得有些静悄悄。这里,是在建中的该县旅游指挥中心和旅游数据中心,也是该县智慧旅游的中枢。
半年前,智慧旅游基础管线已经铺装,现在就等内部装饰完工,建设机房、监控大厅等项目。负责智慧旅游一期项目的管朝阳告诉记者,整个工程按照流水作业的要求,装饰项目一结束,精密电子设备马上就可进场安装。计划在12月中旬前完成硬、软件的安装调试,届时电子售票系统、电子门禁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即可投入运行。
景观绿化是当前旅游集散中心工作量最大的一项。近期,施工企业已完成种植土摊铺、土地整形3万立方米。在现场,记者看到,这边种植土摊铺、整形才完成,那边停在不远处的拖拉机上就开始卸下一棵棵大乔木。
在整个旅游集散中心,绿化面积高达50多万平方米。县旅游集团副总范金根告诉记者,剩下的7.2万平方米将种上大小乔木、灌木,现已完成工程量的一半多,能够确保在年底前全面完成。
在项目西区是商业街,24幢2层单体建筑已完成招商,18家商户已根据各自经营品牌类别,进行设计,其中有几家已在紧张装修中。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旅游集散中心用于游客接送的旅游车也已到位,为使司机服务与这批价值1000万元的旅游车档次相匹配,近期相关的岗前培训已展开。而游客中心也已搭好框架,岗位设置与人员招聘均已于日前完成。
倒排工期责任到人
上午8点不到,汤克演就出现在了旅游集散中心。离年底不到40天时间,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他比谁都着急。最近,他几乎每天早上先来到旅游集散中心工地,到了晚上还要回来与各施工企业召开碰头会。
实际上,这也是当前该县的工作常态。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班子到任后,县委书记管文新提出要“不坐办公室,先赴大战区”“白天下基层,晚上听汇报”。这一要求已被层层传导到基层。
时间紧,工期急,被直接体现在该集团的几张表格上。在《天台山游客中心运营工作计划表》中,16个项目被细化为35个工作目标。
年初,该集团就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把工作项目化、把项目责任化、时间化。而到了冲刺收尾的时间、任务节点,他们就进一度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和人员、完成时限和进度状态等。
“各景区联票检票系统设备采购安装”是智慧旅游建设中的一个项目,计划表上标注了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全都工作任务明确。这也是该集团跟踪督查、效能问责的一个抓手,确保每一个责任人员把握节点,自我加压。
来到工地上,汤克演先是找监理人员了解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督促抓好整改落实。他说:“我们把责任分解到项目部,落实到具体每一个人,确保板子能够打到责任人的身上。”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旅游集团抓质量一点都不含糊,他们建立了施工企业自查、监理公司检查、业主复查等制度,发现质量不过关,即查即改。
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平整的广场上有二三十处凹陷,了解后方知是因为质量问题刚被撬开。原来,当天铺装的广场砖有少数色差严重,有的有细小裂痕,同时还存在工人不到位的现象。问题一经查出,整改马上启动。在责令施工企业翻工的同时,还被责令上足施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