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两带两山” 大渡口区探索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

2017-09-25   浏览量:

布局“两带两山” 大渡口区探索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

  马桑溪古镇航拍图

布局“两带两山” 大渡口区探索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

  华生园金色蛋糕梦幻王国

布局“两带两山” 大渡口区探索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

  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

布局“两带两山” 大渡口区探索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

  艺度创 文化创意园

布局“两带两山” 大渡口区探索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

  马桑溪古镇

  在大渡口,你可以参观金鳌寺、石林寺等修心休闲之地,领略“千年寺庙”的魅力;你可以逛逛郭选昌雕塑馆、大渡口区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品味艺术和历史的韵味;你还可以游览马桑溪古镇、中梁山森林公园等自然风光,享受远离都市的静雅……

  说到大渡口,不少人或许首先想到的仍是其历史悠久的工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的转型升级,如今的大渡口,早已是一番新模样——节能环保、信息服务、文化休闲旅游业,成为新兴发展的三大产业,让这座城市迸发出新的活力。

  发展文化旅游新产业

  老旧的高炉高烟囱、充满年代感的老厂房、纪录着曾经辉煌的老设备——在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里,重钢的工业遗存被精心保留,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重新展现出来,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在重钢工业遗存中,保留了老厂房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其中包括了建于1940年的大型轧钢厂房、建于1985年前后的大型主电室、3根加热炉的大烟囱、约500米厂区专用铁轨等设备。”大渡口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遗存不仅展现了重钢的历史,也是大渡口区历史最好的展现。

  和重钢一样,位于大渡口的原石棉厂旧厂房也“摇身一变”,成为艺度创·文化创意园。

  艺度创意园总建筑面积接近6万平方米,占地120亩左右,主要对园区1.5万平方米旧厂房进行了物业改造与业态升级,使其成为创意展示、创意生产的大本营。数据显示,自开园以来,园区已经吸收30多家文化创意企业。

  除了观赏工业文化,在大渡口,还能尽情感受乡村旅游。据了解,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跳磴镇一块金字招牌,并成为大渡口区面积最大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域。以跳磴镇为中心,还形成了南海温泉、南海地球村、农家乐一条街、康然山庄……一大批康体娱乐、观光休闲、住宿餐饮等都市休闲旅游产业。

  自大渡口区“新区品城”行动计划实施以来,该区文化休闲旅游发展进入快车道。工业文化博览园、艺度创·文化创意园、九宫庙特色街区、康体产业城项目、钓鱼嘴休闲娱乐项目、金鳌山主题小镇项目一大批具有全市影响力的文化项目,正成为大渡口区文化休闲旅游业的新名片,带领其区域优质资源的产业化转化。

  数据显示,2013年,该区文化产业规上企业只有4家。仅3年时间,截至2016年底,大渡口文化企业已发展至近800家,入统规上企业17家;全年营业收入突破18亿元,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1亿元,同比增长34%。

  布局“两带两山”新规划

  去年,大渡口区委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以滨江文化休闲带、轨道2号线沿线风貌展示带和金鳌山、中梁山“两带两山”为重点的文化休闲旅游聚集区。今年,《大渡口区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正式出台,规划提出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根据局域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在“两带两山”布局思路下,着力培育形成一带、一中心、一集群的文化休闲旅游产业体系。

  根据规划,其中“一带”为做强滨江文化旅游休闲产业经济带,将以工业文化博览园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极限运动、文创休闲、特色商业。

  如何打造“一带”?大渡口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主要围绕建设“两园一镇”进行,包括以工业文化博览园为载体,大力发展设计服务业、工业观光游;以马桑溪古镇为节点向南北两侧拓展,发展滨江休闲、非遗演艺、艺术展览与培训等文创业态;在钓鱼嘴南园引进特色旅游项目,发展主题旅游,形成南北贯通、昼夜相连的活力文旅产业经济带。

  “一中心”为打造伏牛溪文体融合示范中心,将围绕“一城一赛”,依托重庆康体文化产业城,引进主题赛事,发展体育培训、赛事组织运营、场馆服务等业态,带动赛事观光、主题运动体验等旅游项目,形成跨界融合的文体旅融合示范基地。

  “一集群”则为发展中梁山康养休闲产业集群,依托已有的“一山一泉”(金鳌山、小南海温泉),通过升级改造小南海温泉,重点策划建设金鳌山特色产业旅游项目,带动区域都市生态观光旅游,延伸森林康养、健身休闲、民宿、宗教养生等产业。

  根据规划,大渡口将基于老工业基地改造示范区、生态宜居新区、文化休闲旅游区的城市定位,构建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新模式,创新业态产品,放大产业价值,打造成为重庆主城首个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全区文化及旅游产业年增加值达到10亿元以上。

  推动“文体旅”融合新发展

  不过,如何才能加快文体旅融合发展?大渡口区将从“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环境创新”三方面积极推进。

  当前,大渡口区文化委正积极落实工作机制创新,按“六个一”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机关工作,即一个融合发展规划、一份产业调研报告、一个企业名录库、一套策划项目表、一份扶持政策建议、一个专家顾问团,为构建产业发展新机制打下基础。

  要实现产业发展,龙头项目尤为重要。基于此,大渡口区积极实行政策创新,形成“点”上招商比较优势。

  “我们要针对产业链进行精准招商,着力引进特色鲜明、高附加值、高增长的企业,尤其是引进一流的大型综合性文体旅产业集团。这就需要我们适时调整文旅产业政策,形成在‘点’上的政策聚集与招商比较优势。”大渡口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渡口要用好用足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政策,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市级文、体、旅产业专项资金扶持,真正吸引龙头项目落地。

  此外,良好的发展氛围也尤为重要。除了进一步加强宣传,扩大“文体旅”工作影响外,大渡口还制定实施了《大渡口区“文体旅”融合发展人才计划》,以引进关键人才,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制定鼓励政策,充分调动现有人才活力,激发文艺人才创造出更多可产业化的创作成果,吸引产业人才把更多的资本、资源引入大渡口。

  值得一提的是,该区还设立了完善的考评体系,建立“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统计监测制度,形成发展质量与规模效益并重的评价机制,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聚焦大渡口文化新名片

  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

  重钢的高炉、高烟囱、老厂房……这些都是重庆工业辉煌年代的符号,同时也是大渡口区的工业记忆。随着2011年重钢环保搬迁,如何留住过去的记忆?

  大渡口区给出了解决方案——打造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

  于是,重钢的8000匹马力蒸汽机,与封闭已久的钢包、运输原材料的废旧火车头、直插云霄的大烟囱一起,成为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成为重庆新的工业文化符号。

  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总规模14万平方米,主要由围绕工业博物馆打造的建筑群及工业遗址公园构成。其中,前者占地96亩,以博物馆为内核,充分利用重钢留下的老建筑、老厂房、老设备等加以保护与改造,形成集合文化、创意、体验式商业等复合业态的城市综合体。后者则以文物厂房及工业遗存为背景,以工业雕塑为特色,兼具博物展览和观光游乐功能,是一个占地达49亩的主题公园。

  博物馆将通过情景化、故事化序列,对重庆的开埠、抗战、三线建设、改革开放、直辖以来的工业发展历程、重要人物事件和辉煌成就进行梳理和展出。同时,还将利用国家文物建筑——抗战兵器工业旧址实景,展示钢厂西迁、支援抗战的历史。

  目前,该馆已面向社会征集到了千余件文物展品,成为大渡口乃至重庆工业丰厚的文化积淀之地。

  艺度创 文化创意园

  包括重钢在内,大渡口区曾是众多大型国企的集聚地。随着工业文化的发展,当年位于大渡口的旧厂房、老车间,如今正成为人们探寻青春、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位于大渡口区滨江片区——原重庆石棉厂老厂房内的艺度创·文化创意园,成立于2015年9月,是由大渡口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委、茄子溪街道、重庆港务物流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参与打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该产业园充分利用旧工业厂房,引进众多工艺美术企业、咖啡馆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向着大渡口的“798”艺术区方向迈进。

  如今,艺度创项目已纳入全区文化休闲产业与创新创业重点项目。目前,产业园已签约企业33家,利用厂房面积1.7万平方米,2016年产业园完成产值8536.81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2017年1-7月完成产值8963.78万元,带动400人就业。

  “当前,产业园正立足于打造国家级众创空间、重庆3A级旅游景区,加速招商引资、环境改造。”艺度创·文化创意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马桑溪古镇

  从早期的沿江渡口到近代的繁忙商埠,马桑溪古镇,这座承载了千年历史的古镇,见证了大渡口商旅、义渡和钢铁文化的勃兴,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

  为重现昔日繁华、挖掘其文化价值,2015年,马桑溪古镇正式启动恢复及修复工程。

  据了解,古镇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由19栋单体建筑,沿江岸坡度自然形成三街九巷的老街格局。该项目以“义文化”为主题核心,,以传承与创新为理念深度挖掘马桑溪人文资源,配合区域发展属性,凸显人文旅游特色。

  修复后的古镇,仍余存老街300多米,并保留着如李竹山民居、马桑溪供销合作社、百花村崖墓群等一大批人文建筑和古迹。同时,集吃、喝、玩、乐、享、赏、游为一体,业态涉及餐饮、茶楼、酒吧、咖啡馆、客栈、旅游文化商品、VR体验馆、汉文化展示等各方面,成为独具特色的精品人文旅游古镇。

  数据显示,自开街以来,古镇迎客已达到150万人次,不仅丰富和方便了市民文化休闲生活,也为地区休闲旅游市场发展提供助力。(罗兰 图片由大渡口区文化委员会提供)

(重庆日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