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银桥镇探索农村党建新模式

2019-12-19   浏览量:

  一提起党员中心户那雄斌,大理市马久邑村委会白塔邑自然村村民字文艳就感激地这样说到。字文艳家的房屋污水主管原来无法埋置,必须靠埋置接户管才能将污水顺利排出。那雄斌知道后,立即邀请相关施工人员到现场勘查和测量,接户管的位置只能选择在邻居与字文艳房屋之间的滴水区,对于埋设接户污水管,邻居家不同意,那雄斌又邀请镇里的司法所、土地所、洱管所的工作人员,现场多次入户进行调协、宣传政策,最终帮助完成了污水管埋设工作,字文艳家生活污水也得以顺利排出。银桥镇司法所所长陈静认为,党员中心户在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云南1

  7月19日上午,在银桥镇上银村,镇党委书记李学忠指着一农户大门上的标牌对记者说:“你看,这就是我们的党员中心户!”这让记者感到很新鲜,便拉着李学忠问个究竟。

  他边走边介绍说,这是我们银桥镇加强农村党建的一个创新,通过“党员中心户1+X”模式,在新时代的农村党建工作中,党员中心户将基层党组织、党小组、村民小组、经济社会组织有效连接起来,实现了辖区的管理网格化,构建起联系无障碍、管理无盲点、服务无缝隙的社会治安管理体系,促进了农村的社会和谐与稳定,成为组织党员的“连接器”、服务民生的“助推器”、推动发展的“牵引器”、促进和谐的“稳压器”,在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同时,切实发挥出了“洱海先锋”的排头兵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云南2

  原来,2017年5月,银桥镇结合洱海抢救性保护治理攻坚战的大形势和任务特点,按照大理市委有关在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中实施“洱海先锋”行动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坚持“政治素质高、工作态度好、办事能力强、群众基础好、接受新事物和带动能力强的要求和地域相邻、习性相近、范围适度”的基本原则,在全镇8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94个村民小组中,建立起党员中心户530个,以“1+X”的工作模式,联系6223个农户,以结点、连线、成片的网络格化管理模式,积极投身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主战场,让党员有了责任田,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这些“党员中心户”上联自然村支部、下联农户,带动党员、服务群众,搭建起了党支部和村民之间的“连心桥”,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宣讲到千家万户,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带领群众参与洱海保护,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有效解决了基层组织行政成本增加、管理服务存在盲区、村民组织化程度低等难点问题。

云南3

  银桥镇鹤阳村第七村民小组党员中心户杨文柱清楚地记得,2017年5月16日,为了兴建多塘系统,他和联系户杨应全有这样一番对话。

  “去年镇里按州市洱海生态及环保工作要求,在我镇环湖四村建起了11个生物净化多塘系统,收到了明显效果。现在山脚四村也要建多塘系统,我们鹤阳村准备建2个,选址工作已初步确定,总面积18.08亩,你家涉及面积2.4亩,面积最大,你作为我们村的村民小组长,希望你给大家带个头,支持一下工作。”杨应全听完之后马上答应:“建生物净化多塘系统,保护洱海,确实是为咱们的子孙后代着想。别的就不多说了,我支持,到时候按政策和规定签合同就是了。”

  为保护洱海,在银桥镇沿湖四村进行库塘建设,需要选址、测量、做农户工作、签订合同、兑付租金、组织开工建设等,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群众顾虑多。还引起了土地流转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合同纠纷14起,涉及27个家庭160多人口,从镇上到各村组都为此投入了许多的人财物和精力。为解决好这些难题,银桥镇党委推广“党员中心户”工作模式,通过组织推荐与各村党员群众推选的方式,让他们承担起洱海保护“七大行动”的政策宣传、村情民意收集、问题和意见反馈、入户帮扶、互助合作、网格化管理等难点工作。

云南4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530名“党员中心户”以“白+黑”的工作方式,入户宣传“七大行动”会议精神15000多人次,发放《保护洱海十七不准》2.5万余份;动员各村张贴小型宣传标语334条,制作上墙宣传标语16条、布标6条;帮助各村完成上墙《村规民约》32条,市民公约24条;组织召开群众会、户长会、社长会、村民代表会29场,参会3104人次;对客栈、餐饮经营户督察宣传369次,发放法规、知识宣传材料3522份;组织义工、志愿者活动2240人次,组织3513人开展“三清洁”卫生整治活动,清理垃圾990多吨;530人中317人新建化粪池317口,全部通过市级考核验收;收集村情民意112条,反馈问题和意见97条、入户指导帮扶17000余次,解决难点问题582起,切实发挥出了“洱海先锋”排头兵作用。

  在推进党员中心户建设过程中,银桥镇一方面建起了镇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村党总(支)部、党总(支)部成员联系党员中心户、党员中心户联系党员和村民的“三联系”制度,由党员中心户及时主动落实工作部署、履行工作职责,实现基层党群活动的经常化,另一方面通过农村党员中心户,把全镇分成一个个小网格、一个个小便民服务中心,实实在在当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为提高党员中心户为民服务本领,该镇党委采取集中组织“党员中心户”开展“七大行动”业务培训的方式,比如洱海保护治理中的政策宣讲、截污治污体系建设、农户化粪池建设、“核心区”土地流转、“河长”“沟渠长”制作及挂牌公示、餐饮客栈关停、在建户叫停执行政策等等,以实实在在工作当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我们村是镇里洱海保护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但2017年农户的化粪池建设工作、2018年的‘三线划定’工作,始终走在前列,这里面有我们‘党员中心户’的一份功劳。作为镇党委精挑细选出来的‘党员中心户’,我们平常的工作职责就是把党的政策传播、信息传递、致富帮带、调解纠纷、服务群众等工作融进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心里,体现在具体的服务事项上,以实际行动为农村的基层党建工作拓宽新思路、探索新方法,为新时期服务群众延伸新阵地、架设连心桥。”马久邑村委会白塔邑村党员中心户王林说,“镇党委为充分发挥我们‘党员中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我们‘党员中心户’的门牌上装订了‘党员中心户’牌子,发放了书籍、报刊和文体用品,让我们在家中开设‘学习小讲堂’、‘服务大课堂’,切实将党的政策、关怀带到了每一个角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