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乡村治理探索亮点纷呈 南海探索走在全省前列

2020-05-08   浏览量:

昨日,为期两天的“第二届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发展:乡村治理”研讨会在南海顺利闭幕。该活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领导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研究中心或政府研究室相关同志就如何推进乡村治理政策理论深化进行了探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隆国强昨日以《对外开放新形式新战略》为题做报告,把脉国际形势,建议各地市抢抓新机遇,深化基层治理格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

南海做法

党建引领做大乡村共治平台

前日,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以“党建引领,共同缔造”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如何扩大党员和党组织的影响力是首要思考的问题。”黄志豪认为,在乡村治理工作当中,党建引领永远是第一位的。南海的重要经验是推动“驻点联系+党员户联系+网格化”,发动全区5万多名党员以户为单位联系群众,缩短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物理距离”,建立起统一的党建引领大平台APP和民情数据库,以此成为社情民意分析判断的基础。

除了拉进“物理距离”,更要拉进政府和群众的“心理距离”。自2018年7月1日起,南海每月一期向全区发放65万份“新时代南海家书”,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语言,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报道群众关心的民生、健康、教育等话题。此外,2017年南海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在161个试点村(社区)选出162名优秀的非户籍党员和非户籍优秀人才,进入村(社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南海探索走在全省前列,对其他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具有借鉴意义。”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洪盛表示,南海在乡村治理方面走得早、做得实,尤其搭建的党建平台、沟通平台、参与平台和共享平台最值得借鉴。

交流分享

全国乡村治理探索亮点纷呈

“村级组织家族性倾向明显,政府需要加快基层矛盾化解方式的探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李建伟表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集聚期和突发期,包括南海在内的发达地区目前面临的社会治理问题以及对症所开的“药方”可以借鉴。

其中重庆永川自创的“评理堂”模式受到与会人员的关注。2017年8月,永川在各乡间庭院陆续竖起“乡贤评理堂”的牌子,从1009名新乡贤中遴选出一批具备法律知识、善于调节纠纷、热心公共事务的人担任乡贤评理员,一年多来先后有100余人走马上任,他们筑起乡村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邻里更和谐”的可喜局面。

提到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刘洪盛说:“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土地问题、利益问题、村民自治问题更为凸显,城乡发展不平衡更为突出。”为此,东莞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管理集体经济;清远探索三个重心下移、三个整合等模式……

为加快非户籍人口融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秦虹表示,“房住不炒”是非常重要的长期定位,要持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巡视员、研究员秦中春还特别强调乡村治理路径的“个性化”,这也与南海乡村振兴“一村一品”战略不谋而合,他认为乡村要结合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来考虑治理的顶层设计、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和目标,有效解决问题,聚焦突出问题,拓展治理目标和深化治理目标。

原标题:“第二届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发展:乡村治理”研讨会在南海闭幕

全国经验分享 助力乡村治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