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如何促进脱贫攻坚?这些“大咖”经验值得一学

2020-06-23   浏览量:

  他介绍,竹山村利用自然山水、 特色建筑风貌、传统民宿风情等资源,打造《爱在竹山》沉浸式体验景区、乡居民宿露营基地、康养基地等旅游品牌。比如《爱在竹山》沉浸式体验景区,就是是以村庄为舞台,在不改变文化基因的前提下,将村庄文化挖掘出来,将村庄作为舞台演绎村民的生活,很受游客欢迎。

  张顺心认为,共建共享是竹山村最成功的经验。短短四个月,凤凰旅投在竹山村做了四个产品业态,村民看到规划,看到了信心,转变了观念,成为旅游的主人,不光村民当上房东、演员、职员,就连村里的老黄牛也成了演员,每年能领4000块年薪。村民在在一样的土地上,过上了不一样的生活。

  老少边穷到网红景区,雪峰山“逆袭”有秘诀

  位于湖南中西部,横跨怀化、邵阳、娄底、益阳四市,南北绵延700多公里的雪峰山,是湖南省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如今,雪峰山地区在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的引领下,逐渐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雪峰山模式”。从老少边穷到网红景区,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实控人陈黎明透露了雪峰山“逆袭”的秘诀。

  “有很多村落扶贫可能打造一片花海,搞一个鱼塘,可是可能15天到20天花儿就谢了,那就不是扶贫了。”陈黎明介绍,雪峰山旅游一个主要经验就是把所有景区里的村落进行串联,扶贫的村落绑定旅游业态,绑定旅游的核心吸引物,绑定旅游的消费,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使更可持续。

  他举例说,山背村是个很典型的雪峰山村落,最大的特点是梯田景观。在这个地方怎样带动山背村的旅游,那就要坚持把它的资源弄清楚,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培训农民。雪峰山旅游在山背村组建了旅游专业合作社、腊制品合作社等3个专业合作社,通过这种方式将山背村资源充分挖掘,打造成雪峰山旅游的重要景点。

  陈黎明介绍,旅游扶贫要特别注意避免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建设。雪峰山的选择打破地域的界限,完成跨区域资源整合,实现差异化发展。雪峰山的花瑶文化与山地景观是一大特色与亮点,但是现在雪峰山在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将高山台地民宿植入到山地度假里面去。雪峰山现在建设的民宿海拔达1500米,尤其适合夏季避暑旅游,高山民宿产品成为山地度假的重要载体,成为了是差异化的补充,而通过发展山地度假也实现了雪峰山民宿产业的提升。

  开业一年实现1300万营业额张家界这家民宿为什么这么牛

 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