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巧慧在分组讨论会上表示,惠州市老龄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现在的老年人占了12%,达到44万,可以说是步入老年社会,要真正实现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养老机构建设至关重要。今年在基层敬老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农村颐养居的床位建设方面将会加大力度,积极探索全覆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如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作用,建立老年人数据库,搜集所有老年人的信息,发挥社工作用,为老年人提供专业、贴心服务,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改革成果。
民生保障这块,惠州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标准今年继续提高。今年是惠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两大核心任务”的关键年。惠州目前有4万余相对贫困人口,其中约2万人属于低保、五保、孤寡老人、无劳动能力等特殊群体,是民政兜底脱贫对象,这部分人群能否顺利脱贫将直接影响全市的脱贫成效。
近年来,惠州市低保、五保、城镇“三无”和孤儿等底线民生保障标准不断提升,分别比2012年增长58%、52%、25%和26%。例如,2016年,惠州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550元提高到610元,月人均补差城镇462元、农村386元。五保供养标准从不低于每人每月900元提高到1020元,人年供养标准达到上年度全市农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7%,比省厅要求高17%。惠州今年将重点加大底线民生保障力度,其中,农村五保救助供养标准从不低于每人每月1020元提高至1100元;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从每人每月150 0元提高至1620元;孤儿养育标准从每人每月1390元提高至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