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民企落户 汉中市场主体规模达18.3万户

2018-11-22   浏览量: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今年以来,汉中市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围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营商环境有了明显改观。”今天(11月15日)上午,在陕西省营商办、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第十九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汉中市副市长程腮仙介绍,截至9月底,汉中市新增市场主体23536户,市场主体规模达到18.3万户,实现生产总值1013.96亿元,同比增长9.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一枚印章管审批”  企业工商登记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

  其中,汉中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围绕简化企业开办和企业注销程序,探索并逐步推进一站式电子化服务,将企业开办平均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将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退出平均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使企业进入市场快捷化,企业退出市场便利化。

  “今年二季度汉中市企业开办时间2.825天,三季度是2.3天,由于措施在不断的落实推进,预计在四季度办事效率会进一步提升,时间进一步减少。” 汉中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宋毅在会上说。

  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汉中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变分散审批为集中审批,变各自为政为联合行政,变被动等待群众上门办事为主动上门服务,切实让企业和群众“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把事办好办完。

  “在全省三季度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综合考评中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汉中市行政审批时间缩短30%以上,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程腮仙表示,下一步,汉中市将继续以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服务效能。

  “互联网+政务服务”  539项行政许可实现互联互通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撑。”程腮仙介绍说,目前,汉中市级平台基础功能已基本建成,并完成省市两级平台对接任务;市级539项行政许可事项已经梳理完成100%,12月底前实现业务互联互通。

  国家税务总局汉中市税务局副局长杜威认为,“互联网+政务服务”不仅是对行政资源最大程度整合,也反映出政府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决心。

  “从只进一家门,到现在一个办税窗口就能一次办理完毕。148项高频税收业务实现‘全程网上办’,为企业发展营造了更为宽松的环境。”杜威说。

  “健全‘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服务等服务模式。注重利用‘互联网+服务’手段,实现客户从报装到缴费一次性网上办理,全面提升报装企业的服务体验。” 汉中市发改委主任马军表示,截止10月,汉中全市共计降低企业税费负担25.9亿元;截止8月底,累计降低人工成本2613万元;全市直供电交易规模超过35亿度,帮助企业节约成本约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