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
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
15日 国共商谈联合抗日。
24日 自6月至今阴雨40天,隆平大水,汦河改道,顺南护城河东去。
当月 隆平已有共产党员54人,14个党支部;尧山有党员26人,5个党支部。
1937年10月10日
上午,日机轰炸尧山城,国民党专员张荩臣南逃;
下午,日机轰炸隆平城。
11日 日寇侵占尧山城。
12日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日寇一小队由澧河上岸,侵占隆平城。在十字街架起机枪,打死9人。国民党县长张庆禄逃亡。
13日 占领隆平、尧山的日军继续南侵。
14日夜 日军16师团(南京大屠杀的主凶之一,杀我同胞263833人)步兵20联队第1大队3中队进隆平城,抢劫后于次晨7时冒雨南去。
18日 中共隆平县委张子政、霍福祥、李维栋在魏家庄紧急集会,决定成立抗日武装。
19日 日军19旅团107、109联队由南和返回宁晋,经过尧山城西。
23日 中共县委领导的“冀南抗日游击队”在柏舍成立,共有21人,长短枪11支,手榴弹8枚。张子政任队长,霍福祥任政治部主任,刘鸣山任后勤部长,张海滨任联络部长。这是冀南地区的第一支抗日力量。
29日 冀南抗日游击队攻占日军山口粮台,缴获步枪20支,汽油 2000斤,军衣500件及其他军用物资。
当月隆平、尧山陷于无政府状态,犯人放出,七八股土匪横行,国民党残余部队欺压百姓。各村红枪会、自卫队纷纷成立自保。任县环水村土匪100人在隆平张村抢劫两天,啸指尧山,沿途遭红枪会众抵抗。
1937年11月
3日 冀南 抗日游击队进驻隆平城北,收国民党53军遗留在北辛庄枪50余支,子弹3万发。
11日 常子敬传信,冀南抗日游击队霍福祥、王合群到邢台皇寺找八路军先遣支队司令张贤约,报告隆平、尧山抗日形势。
13日 霍福祥、王合群引回先遣支队熊德如、冷赤哉、王吉林三位老红军,到达大曹庄游击队指挥部。乡民第一次见到八路军。中旬 冀南抗日游击队壮大,收编郝旁求、董清泉自卫队,整编为3个大队领,1个炮兵连。一大队长李维栋、二大队长郝旁求、三大队长董清泉、炮兵连长董大成。全队约1000人,占据殷、马、曹、 渠等村为基地,展开活动。
22日 游击队消灭反动武装李道门。
1937年12月5日
八路军129师挺进队在队长孙继先、政委胥光义带领下越过铁路,到达魏家庄。上旬 任县新市村土匪檀巩子部抢劫张汪,被红枪会阻止。下旬 任县新市土匪抢劫辛贾村,被红枪会击退。是月 冀南抗日游击队改名“冀南抗日模范游击支队”,支队长张子政,政委熊德如,驻扎隆平城。是月 隆平抗日政府成立,县长宋长廉。民族民主抗日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战委会)成立,主任张芥士。这是冀南地区第一个抗日政权。是月 尧山王子耀民军与八路军达成联合抗战协定。是月 张子衡、张子政、张芥士、霍福祥与驻成家庄的国民党县党部刘凤鸣等谈判,达成联合抗日协议。
1938年1月 15日
常子敬引路,陈再道司令、李菁玉政委率八路军东进纵队到达魏家庄。
23日 李菁玉在北阎庄召开地方党组织会,恢复党组织。
31日 春节,隆平游击队进攻牛家桥反动武装王树法部获胜。
当月收编国民党保卫团及地方武装约100人。当月八路军挺进支队改名挺进大队,冷赤哉任大队长,新建独立营,营长杨春玉。是月 隆平县妇女救国会成立。当月冀南行政公署建立,主任杨秀峰。
1938年2月
月初 冀南特委派董宁恢复隆平基层党组织。
18日 隆平抗日游击队进攻滏西各村土匪部队,消灭莲子镇韩树申部,收编秦占元、陈旭东部。抗日武装发展到13个营,1个炮兵连。 是月 隆平伪警察所成立,约100人,在县城、千户营、北辛庄设分所,其下各设5个分驻所。
1938年3月
19日 宋任穷率骑兵团过尧山张村和隆平宋村,听取张子政、张芥士、霍福祥汇报隆平抗日形势。挺进大队离开隆平。
20日 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在南宫成立,巨任隆特委(后改二特委)领导巨鹿、任县、隆平、尧山等七县工作。
29日 日军在伪军李佩玉部配合下攻打尧山城,王子耀民军防守,杀伤敌伪军百余名。王部得以扩大,计有千余人,长枪800支,短枪30支,机枪10余挺,炮2门。是月 尧山县抗日政府成立,王子耀被任命为县长。同时,尧山战委会成立。
1938年4月
4日 冀南抗日模范游击支队与东进纵队配合攻取任县环水村土匪刘磨头老巢。
27日 冀南军区成立,隆平游击队改编为冀南抗日游击队二大队,尧山游击队改编为第七大队,均受冀南 军区二分区领导。
29日 农历三月二十九日,日伪军从冯村车站出发,“扫荡”大干言、大市口,烧杀掳掠,屠杀无辜百姓40余人,烧房105间。受红枪会众抵抗,杀伤敌人50余人。是月 收编王树法部队。
1938年5月
当月1934年被破坏的中共尧山县委重建,田统禹任书记,张子政任抗日县长。
当月隆平县除奸队成立。
1938年6月
当月 尧山县抗日游击大队成立,约40人,枪40支,赵福昌任大队长。当月隆平抗日模范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129师386旅新1团,离开隆尧,转战太行、豫北。当月李吉平任中共隆平县委书记。
1938年7月
当月冀南军区二分区成立,任命冷赤哉为司令员。
1938年8月
1日 冀南军区命令挺进大队、巨鹿楚天明部、南寿之部;柏乡赵芳之部到任县新市村集结,整编为二分区部队,共3个营;一营长冷赤哉,教导员宋匪石;二营长楚大明,教导员南寿之;三营长赵芳之,教导员霍福祥。共2000人。
20日 冀南行政公署成立,杨秀峰任主任。下设5个专署,隆平、尧山属四专署。
21日 日军第2次攻打尧山城,王子耀民军坚守,伪军伤亡150人后退走。
1938年9月
12日 尧山民军头目王子耀受国民党河北省主席鹿钟麟支使,扣押抗日县长沈铁民,收缴抗日武装40条枪。是月 国民党隆平保卫团被收编为抗日游击支队,番号八路军东进纵队第二支队二大队,即县大队。扩充为3个连。袁志任队长,宋匪石教导员。
1938年10月
14日 内丘、柏乡日军第3次攻打尧山城,张芥士、李吉平带隆尧县游击队前去解围。
1938年11月
14日 日军第4次攻打尧山城,战斗激烈,尧山失守。
15日 日军第3混成旅及114师团一部共3700人对冀南地区进行全面“扫荡”,再次侵占隆平城。中共隆平、尧山县委转入滏阳河沿岸村庄工作。
1938年12月
当月冀南行政公署决定,平汉路以东内丘县的71个自然村及临城县的西尹村、东尹村归尧山县管辖。该73个村设立尧山县内东区。
1939年1月
3日 日军第10师团一部,尧山、隆平伪军在崔家楼、邢家湾与八路军周光策部及特务营激战,互有 较大伤亡。
16日 日军300人制造任村惨案,杀我村民44人,烧房47间。
30日 尧山县国民党书记刘延年指挥反动武装屠杀公子村抗日人员刘德禄全家14口,烧房10间,抢劫 全部财物。
1939年2月
16日 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发生北阎庄惨案。日伪军2000人包围北阎庄,屠杀我民众278人,十几户 被杀绝,烧房2500间,抢走大牲口20多头,其它财物无数。
1939年3月
5日 中共隆平县委组织城南村庄农会和自卫会破坏隆平至尧山公路。
25日 中共隆平县委组织游击队出击,城外大部村庄已被抗日政府控制。邓小平发表《艰苦奋斗中的冀南》,赞扬“隆平县长傅冲吕亲率部队打击敌人,屡建奇功”。
1939年4月
7日 尧山民军王子耀部在白家寨吊打我抗日干部李计身、张合心等4人。
15日 隆平抗日游击队配合129师一部,在任县邢家湾一带击溃民军王子耀一部。月中 王子耀在王雄庄成立“县政府”,群众称为“二政府”。月中 冀南区四专署委派刘凤鸣为尧山县抗日政府县长。17日 王子耀部活埋八路军2人。
28日 隆平、尧山水灾,县政府组织救灾。
1939年5月
当月尧山县大队恢复,赵福昌任大队长。后半年在南楼作战失利,队员分散活动。
1939年7月
当月大张庄中共党员、抗日战士张发贵牺牲,年仅25岁。当月隆平抗日政府组织农会,击溃王子耀在王雄庄的“二政府”。
1939年8月
27日 八路军青年纵队在北楼村经两天激战,击溃王子耀部,歼其500人,缴枪400支。王率残部投靠石友三。
1939年9月
当月尧山县参议会成立。秋季 张芥士任冀南水灾呼吁团代表,经八路军总部赴重庆宣传敌后抗日活动,次年撤回。张镜波代县长。秋末 日伪军抓捕拷打张镜波家属6人,扣押月余。
1939年12月
冬季 中共隆平县委、县政府划隆平县、宁晋县结合部为隆宁边区,成立区公所,辖隆平8个村,宁晋16个村,由隆平县抗日政府领导。当月隆平县大队二连转为正规部队。月底 日伪军在隆平城北千户营修了城外的第一个炮楼。 后半年实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锄奸反特。隆平县130个村庄建立了党支部,发展党员近千人。年底 隆平县参议会成立。
1940年2月
本月 隆平县开展“拥蒋(介石)、反汪(精卫)、驱鹿(钟麟)、拒庞(炳勋)、迎朱(德)” 的宣传活动。
1940年3月
是月 日军推行“强化治安”、“囚笼政策”,在隆平、尧山成立200人和150人的反共自卫团。
1940年4月
2日 冀南行署决定将隆平县东北部的耿庄桥、杨家台、刘家台、马家台、耿赵庄、五县长路、李家庄、杨丰头8个村划归宁南县,县长齐广桂。24日 日伪军清剿尧山良村,屠杀群众70余人,烧房500间,制造了良村惨案。是月 隆平三区区长窦志华率6名战士在毛儿寨桥西伏击伪军,俘敌10人,缴枪9支。
1940年5月
当月郝玉珂任隆平县县委书记兼宣传部长。
1940年6月
28日 凌晨,尧山、柏乡日伪军合围小霍,尧山县委、县政府、县大队提前转移,敌人扑空。
1940年7月
21日 尧山县大队攻下高村炮楼。
1940年8月
1日 隆平、尧山等9县归属冀南二专属。
20日晚 隆平、尧山军民配合“百团大战”,开展第一阶段破袭战。对内丘至鸭鸽营段平汉路连续 破击5天。
1940年9月
13日 配合“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攻势,隆平县委组织破坏平汉路,历时月余。当月隆平北盐池游击队模范班长王计皂,带领民兵伏击滏阳河中日军兵船获胜。
1940年12月
年底 隆平县区以上抗日干部在火连庄整风,日军偷袭火连庄。经过乡观时,与在此休息的冀中警备旅遭遇,战至天亮。火连庄之隆平干部听到枪声转移,避免了损失。 日军推行“治安强化”,在隆平境内修建16座炮楼;在尧山修建炮楼15座。 同时修公路、壕沟,对抗日军民实行囚笼式控制。
1941年3月
当月日军建立“反共自卫团”,进行“治安强化”,实行保甲制度,扩编治安军。当月日伪军对隆平、尧山进行第一次大“扫荡”,破坏了隆平城北14个村的党组织。
1941年7月
当月6、7月间,隆平二区张辉、石祥、张贵勋等4人在小章河堤伏击日伪军。当月日军第二次“治安强化”行动,隆平城东42个村庄党组织遭破坏。加上国民党制造摩擦,隆平、尧山一带出现“双政府”、“双县长”,抗日斗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
1941年8月18日
巨鹿、新河日伪军4000人对隆平北18个村庄清剿,妄图消灭八路军冀南二分区机关。县大队奋起抵抗,次日敌退。
1941年9月
当月李吉平任隆平县委书记。本月 游击队在柏舍、张村间截击敌运粮队,夺回七八辆大车粮食。 秋季 三区区长窦志华在西阎庄桥头设伏,俘虏伪军12名,缴枪11支。秋季 隆平敌军到长路一带“扫荡”,城内只剩日军1个小队,警备队1个连。宋匪石、董老俊等41人攻打隆平城,解救被扣押同志未成功,退出。
1941年10月
当月 八路军25团由陕西调隆平、尧山。冬季 八路军25团1营由营长张之声、教导员陈盛林带领护送抗日学员赴太行,过隆平、尧山交通站,与200名日伪军激战,毙敌40人。冬季 八路军25团一部分和隆平县大队第二次进攻隆平城,随即退出。
1942年2月1日
日军对隆平城北、城东各村进行“扫荡”。
当月隆平二区武装消灭“道义团”。
当月隆平县委设立敌工部,负责瓦解和惩处汉奸。
当月隆平县大队被千户营伪军包围,突围时数人负伤。
春季 隆平县大队在国王庄被日伪军合围,牺牲6人,教导员负伤,队伍被打散
春季 原隆平县三区区委书记、县委敌工部长王光彦投敌。
1942年3月
当月驻尧山八路军25团5连夜袭内丘火车站以东地区,全歼守敌一个中队,俘伪军60人。
1942年4月
29日 日酋冈村宁次亲自调遣华北地区3万多兵力,陆空联合围剿我冀南军区驻枣强、威县的党政机关,发生著名的“四 . 二九突围”,我军伤亡300余人,造成巨大损失。
春季 窦志华等3人在苏庄被敌人堵在地洞中,机智应战,突出重围。
1942年5月
1日 日军实行“铁壁合围,反复合击,分区清剿”战术,给根据地人民造成巨大压力。
4日 隆平城、公子村、邢家湾日伪军“扫荡”肖庄,老党员巩计仓、宋枫林在突围中受伤被俘,遭杀害。巩计林43岁,宋枫林24岁。
当月 张芥士出任隆平抗日县长,由东进纵队拨给的1个排兵力支持,在隆平县境内开展游击作战。
1942年6月
当月冀南区委在尧山西部、平汉线以东建立中共平汉线委员会,月余,合并于尧山县委,尧山抗日组织得到恢复。是月 隆平县大队攻占北盐池据点。 本月 王江海任隆平县大队副大队长,窦志华任教导员,整顿被打散的队伍。是月 中共党员,隆平四区区长张合心被汉奸告密,在甄家庄被辛庄炮楼警备队抓捕,坚贞不屈就义,时年32岁。
1942年7月
当月张子政出任尧山县抗日县长,恢复县大队,张任大队长,县委书记苏本固任政委。
1942年8月
当月中共隆平县委按冀南区党委指示精兵简政。
当月25团调5连充实尧山县大队。
当月 尧山县大队基干连在宋匪石等人率领下,于西良村东南截击伪警备队,解救被抓铺的民夫数十人。
当月冀南区党委派遣25团7连以小分队形式转战隆平县,展开游击战,先后打了固城战斗、西侯推磨战、南门里插门战等战斗,县大队发展到140人。
1942年10月
8日 日军实行第5次“治安强化运动”。
当月叛徒告密,北阎庄党组织遭破坏,党员李明国、张青田被抓往日本做劳工。
1942年12月
当月25团5连、7连驻西侯村,尧山日军来袭,被击退。冬季 25团直属队在西孟村被小孟、北辛庄之敌包围,主动出击,击退敌人。本年度 自1941年以来,至本年底,日军为确保占领华北,连续5次进行“治安强化运动”,对隆平、尧山抗日根据地大规模“扫荡”、“蚕食”,实行“三光政策”,推行点、堡、路、沟、墙五位一体的“囚笼政策”,各村建立保甲制,实行“良民证”,修炮楼31座,封锁沟300华里。
1943年1月
当月游击队拔除李家庄炮楼。当月25团7连3名战士由伪军班长引路,拔掉西董炮楼。当月25团7连与隆平县大队在南李村被驻宁晋日伪军130人包围,毙敌10人,突围。当月隆平二区区长窦志华(山西定州人,左臂残疾)在梅庄病逝,终年21岁。
1943年2月
12日隆平县大队在白家庄被日伪军合围,副大队长王江海、训练股长张云吉、特派员马德夫牺牲,阵亡战士12人,连长颉庆山被捕。二分区派梁献臣任副政委,重新组织队伍。
18日 尧山二区书记刘冷光和区中队在范贾村被任县治安军包围,突围时刘冷光牺牲。
当月冀南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吴诚忠与地委、专署负责人员率部队到尧山。
1943年3月
15日 由于汉奸告密,巨鹿、隆平二县8个据点日伪军合击北阎庄,中共二分区政委、地委书记李忠及武工队8人牺牲。是月 《阜阳报》工作人员在南杨楼被敌包围,钻入刘老备家地洞得免危险。春季 日伪军对隆平城南18个村进行清剿。
1943年5月
6日 中共尧山县委书记苏本固在南位村遇敌,负伤后牺牲。本月 日伪军500人于一夜间包围岗头村,260名民众抵抗,敌退。
1943年6月
当月为壮大力量,原25团7连与隆平县大队合并,大队长张芥士,副大队长杜寻光,政委郝玉珂,副政委陈盛林,特派员杨国珍,手枪队长张根成,全队140人。
1943年8月
21日 (阴历7月二十一日),隆平三区区委书记薛丕成被捕,遭敌人杀害,时年33岁。秋季,隆平县民政科长夏仁甫在魏家庄被日寇杀害,时年35岁。秋季,张芥士、郝玉珂、陈盛林带县大队驻固城,被张家口、北辛庄之敌包围,激战半日。在追击敌军时,击毙日军1名,俘伪军3人,缴枪3支,县大队无伤亡。
1943年9月
14日 (农历八月十五),不费一枪一弹,拔掉张家口敌炮楼,缴枪12支,子弹1000发,手榴弹200枚。
1943年10月
当月,张芥士、李吉平赴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整风,张镜波代县长,郝玉珂县委书记。
1943年12月
1日,日伪军300人由千户营去黄家庄抢粮,冀南二分区警卫连与当地民众奋起抵抗,击毙日军顾问久井一郎。此战由冀南军区司令员杜义德指挥。当月25团副团长魏润森投敌,被警卫员邓庆清击毙。
1944年1月
25日 二专署专员、二地委委员张化南病逝于太行山。
30日 夜,郝玉珂决定,张耀庭指挥,隆平公安科侦察员国川、一区中队长宋平安、指导员张桃成在内线杨桂生、刘桂中接应下,从伪警备大队营房扛出一挺轻机枪,俘获伪军数人。是月 二分区警卫连长李明春在霸王营附近作战牺牲。本月 隆平县大队在小王庄村南设伏,俘虏伪军十余人。年初 冀南军民加强对日寇斗争,开始局部反攻。春季 尧山抗日军民配合八路军拔掉西董、苏薛、高村、店头日伪据点,袭击尧山城。
1944年4月
30日 尧山县代理县长张玉章与县大队两个排埋伏南楼村,消灭伪警备队15人。
1944年7月
4日 户曹中共女党员王胜菊壮烈牺牲,时年27岁。当月张镜波再次代理隆平抗日县长。
1944年9月
3日 尧山县大队在西良伏击向内丘运输物资的一连治安军,激战3小时,打死治安军连长以下20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30支,大车1辆及众多军用物资。县大队阵亡2人,负伤3人。
秋季 隆平县大队副政委陈盛林、副大队长赵志刚指挥,以土工作业挖地道至千户营炮楼下,炸毁四联炮楼之一,消灭伪军1个排,缴获机枪1挺,步枪20支。
1944年11月
当月25团3连、4连和隆平县大队1个中队在肖庄伏击治安军,交战5分钟,俘敌副团长以下22人,缴机枪1挺,步枪20支,我军无一伤亡。 本月,拔掉北辛庄炮楼。本月,25团配合隆平县大队基干连在国王庄与敌激战3小时,毙敌60人。次日,千户营敌逃进隆平城。至此,隆平城外全部解放。
当月冀南二分区恢复25团编制,副团长李地山,政委范朝福,政治部主任陈盛林,辖3个营,9个连。隆平县大队编为第4连,尧山县大队编为第5连。
1944年12月
3日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二分区部队袭入尧山城。是年 夏熟时发生蝗蝻,头耧秋苗被吃光,麦收后霍乱流行。 年底 隆平县在毛儿寨召开劳模大会。1945年1月春季 25团一部与尧山县大队配合,在铁路附近伏击,消灭日伪军近百名,缴机枪2挺,步枪70支,使隆平、尧山以南,任县以北,巨鹿以西根据地连在一起。
1945年5月
当月25团3连、4连和隆平3中队在东潘村设伏,击毙日军机枪手,缴歪把子机枪1挺。八路军穷追日伪军至固城。
1945年7月
月初 隆平蝗灾,澧河以东尤重。驻舍落口之县委组织灭蝗。
1945年8月
15日 日本宣告投降,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日 已经宣布投降的日寇仍疯狂不减,由邢家湾去隆平城的日军在柏舍村东杀害张子政的父亲。
25日 冀南32团和二分区地方武装向滏阳河以西全面出击,击溃邢家湾之敌,残敌逃进隆平城。
28日 抗日军民收复隆平城,日伪军逃往尧山。隆平县委、县政府进驻隆平城。此时,隆平有共产党员1869人,党支部157个。
31日 冀南二分区部队和尧山抗日武装解放尧山城,县委、县政府进驻尧山城,日军逃往内丘。此时,尧山县有中共党员813人,党支部104个。
当月,尧山县党政军民联名建“尧山县抗日烈士殉国纪念碑”,纪念178名抗日烈士。
八年抗战,隆尧县人民被日寇杀死7522人,伤残5556人,被抓劳工734人,烧毁房屋14133间,抢去粮食5947万斤,其余损失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