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遗址发现西汉建筑遗址

2020-04-24   浏览量: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汉长安城遗址又有新发现,考古工作者在汉长安城北宫一号遗址发现一组西汉建筑遗址,研究推测这里曾做过西汉时期安置被废帝后的宫城。

  北宫遗址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其宫墙南北长1710米、东西宽620米、面积106万平方米。其正南为武库遗址,东部与长乐宫相邻,西南与未央宫相望。为了推进北宫遗址的考古学研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从2018年底开始对北宫一号遗址进行发掘,揭露面积1905平方米,发现了一组西汉建筑遗址并出土大量遗物。

  北宫一号遗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街道讲武殿村西北,在北宫遗址的东南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龙国介绍,这次考古发掘揭露出主体建筑1座、附属建筑2组,排水管道7条、沉淀池或渗井5个,另有各时期灰坑32个、土灶10个、水井1眼。

  经对主体建筑及附属建筑的研究,确认夯土中普遍夹杂西汉早期的建筑材料,推测建筑应建于西汉中期。在建筑院落及地表发现几十枚王莽钱币,说明该建筑一直使用至王莽时期,上述发现也与文献记载相符。

  徐龙国说,北宫一号遗址的夯土质量较差,主体建筑的廊道、散水不宽,础石不大,附属建筑地面铺土坯,很少见到其他西汉中晚期宫殿建筑所常用的文字瓦当,这些现象说明北宫一号宫殿建筑的等级较低,这可能与其属于安置被废帝后的宫城地位有关。西汉早期的惠帝皇后张嫣、中晚期的成帝皇后赵飞燕等都被黜寡居于此宫。(记者杨一苗)

汉长安城遗址发现西汉建筑遗址

标签:

责任编辑:王贵溪

相关新闻

宜春侯墓现身西安 采用积沙高等级防盗措施【组图】

汉长安城遗址发现西汉建筑遗址

陕西西安再现西汉晚期重要墓葬,尽管以积沙墓这种高等级防盗形式出现,考古人员发现这座宜春侯墓仍然曾遭多次盗掘。   一号墓。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供图   国家文物局6日在北京举办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进展工作会。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副主任朱连华汇报了这座汉...

揭秘海昏侯刘贺:头脑不甚灵光 曾患有风湿病?

汉长安城遗址发现西汉建筑遗址

出身高贵,只当了27天皇帝即被废掉……这就是西汉历史上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史料称其“清狂不惠”。   许多年以来,人们对他的了解并不太多,直到近年海昏侯墓的发现,那正是刘贺最后的归所。近来,有消息称其墓中出土的最早中药炮制品研究成果将公布,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墓主人的...

沿用四千年的小小“皮带扣”:曾是身份的象征

汉长安城遗址发现西汉建筑遗址

虎头金钩扣龙形玉佩   在西汉南越王丰富的馆藏中,有一种特别的藏品,个头不大,数量不小,多达30余件。它们就是带钩。   带钩,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古代用来束腰或佩挂物品的挂钩。它曾经是古人尤其是男性贵族、文人与士兵的日常用品,非常流行;而且历史也很早,目前已知最早...

西汉军事要塞鸡鹿塞遗址修缮进入尾声 将再现原始风貌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6日电(记者李云平)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抢救性保护,作为我国西汉时期重要军事要塞的鸡鹿塞遗址修缮进入尾声。   鸡鹿塞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始建于汉武帝时期,是汉代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瓮城建筑,于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商隐、郑嵎、赵翼等多位古代诗人的作品中都提到了鸡鹿...

西安启动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保护工程

新华社西安6月18日电(记者李一博)18日,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保护工程在西安正式启动。明德门遗址保护展示区将成为继大雁塔、小雁塔、大明宫遗址之后,西安又一展示唐长安城遗址的重要地标。   根据规划,保护工程将以明德门遗址保护展示区为核心,依托隋唐长安城历史格局形成城市开放空间,结合长安城安义坊的内涵,阐释里坊形制,在讲述唐代生活的同时融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