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晚,由甘肃省委网信办主办、中国甘肃网承办的“脱贫决胜看陇原”2016全国百家网络媒体甘肃行采访活动抵达天水,对天水市开展全方位报道。
据史载,伏羲结网罟、教佃渔、造工具、兴农耕、制嫁娶、正姓氏、造书契、画八卦,功绩卓著。在历史上位列三皇之首、五帝之先,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华夏文明的创始人。天水是伏羲诞生之地,1992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再次确定了天水在古代文明和当今研究开发伏羲文化方面的独特地位。
在百家网络媒体采访报道过程中,天水的地理风貌、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经济发展和当地人民的热情,都给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伏羲大典
2016(丙申)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华网 陈杨 摄)
6月22日上午9时50分,天水伏羲庙广场响起庄严肃穆的古乐声,现场旗幡招展、人头攒动。这里正在举行的是2016(丙申)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
来自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央视网、国际在线、中新网、中国台湾网、中青在线、腾讯网、网易等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组成的“2016年全国百家网媒甘肃行”采访记者团早已赶赴现场,同在场的所有人一起见证这一庄严而神圣的时刻。同时,在台湾台北中影八德大楼也在举行海峡两岸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典礼,这是全世界华夏儿女寻根认祖,祭拜中华人文始祖,增进全球华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盛事。海内外华夏儿女汇聚羲皇故里,感怀伏羲功绩,传承中华文明,表达对共同先祖——伏羲的虔诚和敬仰。
在庄严、肃穆的乐声中,乐舞告祭拉开序幕。舞蹈演员手捧高香,踏着沉稳的步伐,和着悠扬的乐曲涌上舞台。仪仗队手举凤引、龙旗、幡杖、宝盖分两列自祭坛后方庄重、虔诚、肃穆地上场。随着乐曲声的转换,舞蹈队伍在聚合穿插中以肢体造型和舞蹈语汇,依次形象化地展示出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刻书契、制琴瑟、授耕作、始嫁娶;等开天功业。乐舞告祭后,国家部委和省领导同志缓步走进伏羲庙,敬献花篮、瞻仰伏羲圣像。
据悉,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公祭伏羲由来已久,相沿成习。1988年天水市恢复公祭伏羲典礼,至今成功举办26届,已成为全球华人拜谒先圣、寻根祭祖,增进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盛会。
(黄河新闻网李宏摄)
“采访团记者肃立伏羲圣像前,油然而生的是对以伏羲为代表的先祖所开创的中华文明的崇敬与感恩,油然而生的是所承担的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使命”。黄河新闻网李宏在《2016(丙申)年公祭伏羲大典举行记者团感怀伏羲功绩传承中华文明》说道。
在观看完典礼之后,媒体行的记者们还亲自体验谒庙拜祖,寻找中华文化的根源。人民网记者刘海天接受采访时说道,参加这样的典礼很激动,自己平时就很喜欢传统文化,一直希望中国人能大力弘扬文化,不忘自己的根。不忘文化,就会一直兴盛下去。文化是凝结民族最根本的东西。他动情的说。他还说,天水当地人自发举办祭奠伏羲典礼既传承了当地的民俗,也促进了民族团结,对于小孩也会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太昊伏羲庙(中国台湾网记者栾思宇/摄)
在导游的讲解下,记者了解到,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史称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卦台山又名伏羲画卦台,为国家AA级景区、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传说中伏羲创画八卦、分姓氏、制嫁娶、充包厨、教民畋渔的古遗址。
整个祭祀仪程由全体肃立、敬献祭品、燃香跪拜、恭读祭文等七项组成。今天共有1000多人参加了祭祀典礼,参加群众多来自周边地区。伏羲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世代相传,伏羲是古成纪(今天水)人。传说中伏羲与女娲,在一次洪水吞没举世人群的过程中,只有他们二位侥幸脱险,于是结为夫妻,人类才免于灭绝。卦台山相传为伏羲创画八卦、演绎卦义的地点。东方网记者在《甘肃民间举行祭祀典礼拜谒中华人文始祖伏羲》说道。
文化积淀
21日下午,百家网媒甘肃行采访团走进南郭寺,采访中,媒体记者先后参观了天王殿、北流泉、诗碑廊、杜甫像,面对眼前的美景,记者团们均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