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本届终身成就奖分别授予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荣誉资深教授章开沅先生和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一级教授吴易风先生。
颁奖典礼上,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赵凌云致辞说,章开沅先生是华中师范大学荣誉“资深教授”、老校长,是湖北省首批“荆楚社科名家”,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学者,他治学为文,寻史求真,潜心研究辛亥革命史50余载,主编中国第一部辛亥革命史专著,让武汉成为辛亥革命史学研究的世界中心;他远涉重洋,搜集史料,为“南京大屠杀”提供铁证,维护历史的尊严。作为校长,他扎根中国大地,开放办学,以创新思维推进教育改革,以超凡魄力致力国际学术交流,让桂子山成为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一方重镇。作为前辈,他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甘做后辈的“铺路石”。他主动请辞“资深教授”,成为中国打破学术头衔终身制的第一人,真正体现出好老师、杰出历史学家和优秀教育家的追求与本色。“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是他学术人生坚守的信念,也是他对学界后辈为人为学的谆谆教诲。他博大的学术胸襟、崇高的家国情怀为学界后辈学人树立了榜样,也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点亮了明灯。
中国史学会会长、原《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宣读章开沅先生的颁奖词。章开沅先生,中国近代史学界之泰山北斗。他善为人师,言传身教,润物无声,桃李满天下;他勤于治史,勇于创新,在多个史学研究领域取得累累硕果,把中国的辛亥革命史研究推向国际,将国外教会大学史研究引进本土。先生不仅关注历史,还拷问“史魂”,以超越世俗的纯真与虔诚,积极参与历史的创造,并在近古稀之年潜心南京大屠杀研究,维护历史尊严。先生治史六十余载,至今笔耕不辍,心系史学繁荣以及用史学研究来推动社会进步、文明提升及至世界和平。“历史是已经划上句号的过去,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无疑是先生在史学研究道路上漫漫求索的最好写照。
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颁奖典礼的章开沅先生通过视频发表感言。在视频中,他回忆了吴玉章老校长在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提出“要写大著作”的寄托、与戴逸教授同心协力建设新兴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点点滴滴。他表示,自己“手术未久,难以寒冬远行,只能借视频与会,真是极大的遗憾”。他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对他们这代学者的第二次解放,让他们学术的青春空前焕发,从此再无任何顾虑,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治学、全心全意育才。他认为,今天获得的这项荣誉应该是授予他们这一代同行学者的。他还提出“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倡导治学要不膜拜古人,更不迷信洋人,走自己的路,这应是“我们当代中国学者应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表示自己也将继续把学问写在中国大地上。
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2年由吴玉章基金设立,每年表彰两位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学者,堪称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分量最重的奖项,对激励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潜心治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光明融媒记者夏静通讯员刘志强 宋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