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自然科学教育基地揭牌

2020-05-08   浏览量: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今天,“关爱江豚,保护生态”主题活动在安徽省地质博物举办,本次活动由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与阿拉善SEE安徽项目中心联合举办。这是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从横亘时空的地质古生物领域,延伸到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领域的一次尝试。

QQ图片20190518195000

活动中,长江江豚拯救联盟理事、原阿拉善SEE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利民博士介绍说,目前江豚仅存1000余头,而在皖江段大约生活着200多头江豚,拯救江豚刻不容缓,安徽也承担着保护江豚的重任。

活动现场,合肥市中小学生“我为江豚打call”绘画大赛获奖作品进行展出(有配图),他们以稚嫩的笔触、精巧的构思表现江豚保护的深刻主题。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马派皮影传承人马飞团队创作并演绎的“江豚皮影戏”也精彩上演,其以濒临失传的传统皮影技艺展示了“小江豚历险记”,以生动的形式、接地气的表演呼吁社会共同参与江豚保护,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加入到生态资源保护的行列。

当天,阿拉善SEE自然教育基地也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内揭牌,基地一系列有关江豚的影像和图书资料将免费为公众提供;此外,每月还将组织2-3次的自然科学公益课堂,对江豚以及其他自然科学领域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关注招募信息。

黄慧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胡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