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央行上调逆回购中标利率和MLF、SLF利率(附解读)

2018-01-04   浏览量:

12月14日,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脚步,上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上调MLF操作利率,但上调幅度均较小,均为上行5个基点。

  在隔夜美联储宣布加息之后,中国央行今日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和MLF操作利率,但调整幅度较小,均为上行5个基点。

  中国央行今日进行3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200亿元28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至2.5%、2.8%,此前分别为2.45%、2.75%,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

  同时,中国央行还进行2880亿元人民币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3.25%,上次为3.20%;上调隔夜、七天和一个月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各5个BP至3.35%、3.50%和3.85%。

  隔夜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由1.0%-1.25%上调至1.25%-1.50%。香港金管局今晨跟随加息,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75%。

  去年12月和今年3月美联储曾两度加息,当时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上,包括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在内的货币市场利率亦都出现同步上调。不过,在今年6月美联储再度加息后,中国央行没有跟进调整。

  此次为何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和MLF操作利率?

  中国央行表示,公开市场操作投标倍数较高,利率随行就市上行是反映市场供求的结果,同时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

  央行还称,此次央行逆回购、MLF利率上行幅度小于市场预期,但客观上仍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避免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和扩张广义信贷,对控制宏观杠杆率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能体现市场供求有上有下,会造成市场套利和定价扭曲。

  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可适度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助于修复市场扭曲,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就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

  12月14日人民银行开展的逆回购和MLF操作利率小幅上行5个基点,《金融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

  该负责人表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通过央行招标、交易对手投标产生的,本身就是市场化的利率。岁末年初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较强,公开市场操作投标倍数较高,利率随行就市上行是反映市场供求的结果,同时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此次央行逆回购、MLF利率上行幅度小于市场预期,但客观上仍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避免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和扩张广义信贷,对控制宏观杠杆率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实际上,无论是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还是人民银行过去长达二十年的公开市场操作,大部分时间中标利率都是动态变化的。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能体现市场供求有上有下,会造成市场套利和定价扭曲。目前货币市场利率显著高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可适度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助于修复市场扭曲,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该负责人还表示,考虑到岁末年初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增强,人民银行将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障银行体系合理的季节性流动性需求。10月底以来人民银行已通过28天期、2个月期逆回购提供了8700亿元跨年资金,随着年末临近将合理搭配7天期、14天期逆回购等品种继续提供跨年资金。同时,在12月6日续作1880亿元MLF基础上,12月14日再开展2880亿元1年期MLF操作,对冲月内到期后加量投放1010亿元流动性,显著高于11月份80亿元的增量。此外,预计12月份财政因素将净供给流动性超过1万亿元,明年初普惠金融降准措施落地将释放长期流动性3000亿元左右。对于2018年春节前主要商业银行因现金大量投放而产生的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也已作了安排。总的来看,银行体系跨年、跨春节流动性供应是有保障的。

  机构和名家点评>>>

  央行上调逆回购和MLF利率:信号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长城证券:央行上调逆回购和MLF利率对A股影响几何?

  经济学家马骏:逆回购和MLF利率上行 稳定中美利差

  权威评论>>>

  新华社:公开市场利率随行就市小幅上行 央行喊话年末流动性有保障

  新华社:美联储加息预计继续小幅渐进 对中国影响可控

  人民日报刊文谈宏观调控的度:不要一有风吹草动就急下猛药

  中国货币政策猜想>>>

  会加息派:

  中信证券:中国央行本次跟随加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国泰君安:美国加息落定 中国政策利率上调是大势所趋

  不会加息派:

  李迅雷:美国加息或加大未来中国央行加息压力 但今年不会加

  姜超:短期内中国央行跟随美国加息的必要性并不大

  邓海清:美国市场与美联储对加息路径的分歧巨大 中国没有必要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