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让城市紧密相连
数字经济直接推动了长三角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促进商业和产业协同一体化、居民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发展。
2020-06-04 10:01
互联网发展助力美好生活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发展在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网络惠民等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网络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0-06-04 10:01
最大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在京建成
作为全球自动驾驶产业高地的北京再下一城。这也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应用测试基地,将进一步加速我国自动驾驶技术、车路协同等技术走上街头的速度。
2020-06-04 10:00
我国三大谷物自给率达到98.75%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回顾了2019年中国农业产业走势:粮食产量连续5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棉油糖生产保持稳定,果蔬供应充足,生猪产能止降回升。
2020-06-04 09:57
我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服务国际领先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鹏说,过去30年,日本气象卫星数据服务长期在二区协和五区协处于领先地位,这份报告的结果振奋人心。
2020-06-04 09:56
用功能化纱线织就 农用大棚可在雨中发电
实时监测关系农作物生长的参数需要电力驱动,田间地头常常难以铺设管线,而电池续航能力有限且污染风险较突出。
2020-06-04 09:56
中子星内部夸克物质或被证实
在新分析中,科学家将上述研究成果结合,对中子星物质的状态方程(中子星物质压力与能量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预测,确认中子星内部存在夸克物质。
2020-06-04 09:55
新冠病毒研究全球合作广泛而普遍
中国和美国都聚焦病毒机理相关研究(如刺突糖蛋白、受体结合域等),而英国在这一主题下的关注度不及中美两国。
2020-06-04 09:55
疟疾:祸害人类数万年,为何还不罢休
高度依赖杀虫剂,蚊子却出现抗药性;名为全球性根除疟疾项目,实则并不“全球”。虽然20世纪的全球性根除疟疾项目严重依赖单一工具,但纵观历史,人类对抗疟药物的追寻一直不曾停止。
2020-06-04 09:55
自然界不同寻常的变化 或是古老病毒“复苏”背后推手
在生物界,人类并非独占鳌头,当今的地球环境实际上是协同演化的结果,历史上曾出现的微生物灾害,值得人类再次审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020-06-04 09:54
世界最薄单分子电子器件 厚度约为头发丝的1/60000
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洪文晶教授研究团队,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柯林·兰伯特院士团队合作,在室温下制备出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薄的、厚度约为头发丝直径1/60000的单分子电子器件。
2020-06-04 09:54
人类多能干细胞培养出皮肤“类器官”
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培养的皮肤“类器官”,在其培养4—5个月后,成功形成了多层皮肤组织,甚至包含毛囊、皮脂腺和神经元回路。
2020-06-04 09:54
打破壁垒 构建科研人才“共享模式”
曾刚认为,省际、城际政务服务不通畅,也是科研人才流动的一大障碍,各地需全力推进区域“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长三角创新圈一网通办。
2020-06-04 09:54
翼装飞行: 这不是一场输掉后可以重来的游戏
翼装飞行正式进入飞行状态后,飞行速度通常可达到每小时200公里,翼装飞行的滑翔比约3∶1,也就是说,翼装飞行员在每下降一米的同时,会前进约3米。
2020-06-04 09:53
中药“出海”,先要搭好标准化的“脉”
以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人参为例,它是颇具代表性的一味中药,同时在欧洲应用范围较广,是一种传统欧洲植物药。
2020-06-04 09:53
李兰娟:相隔十七年的两次“果敢”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
2020-06-04 09:57
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 实现对数据统一管理和使用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同样强调了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企业提速增效、高质量发展的掣肘。
2020-06-04 09:53
专家呼吁加码个人隐私保护 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
数据是资产、数据有价值已经是一种社会共识,与此同时,伴随信息的过度收集、未经用户同意收集的争议也由来已久。
2020-06-04 09:52
慎点!来历不明的疫情邮件或是黑客陷阱
如果邮箱里收到标题为《新冠肺炎的诊断和预防措施.xlsm》《武汉旅行信息收集申请表.xlsm》等看似与疫情密切相关的邮件,相信有人会忍不住进行查看。
2020-06-04 09:52
1542米!我国海底管线铺设水深有了新纪录
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副总经理尤学刚透露,此次作业,是陵水17-2气田整体开发项目之一,而距海南岛150公里的该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