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偏情感 华南重价值(1)

2016-10-19   浏览量:

中国幅员辽阔,受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各个区域的消费者购买汽车时的需求动机及汽车价值观也各有不同。《中国汽车消费者调查》(以下简称daccs)研究剖析了七大区域汽车消费群体的不同消费特点,可谓一方水土一方人。

daccs通过汽车价值观、购买动机和理由、购买重视点三个视角分析研究了七大区域人群,抽取“车的商品价值”(情感与物质)和“车的存在价值”(个人与社会)两个维度,对七大区域进行了特征定位。

调查发现在经济发达的华东、华南地区,消费者均注重汽车的社会性价值,但对车的商品价值认知上存在差异,华东偏向情感价值、华南则偏向物质价值;与华东同样注重情感价值的还有西南地区;华北的消费者注重汽车的个人价值与物质价值;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消费者在个人价值的重视方面存在共性,但对车的商品价值认知上却存在差异,东北偏向情感价值、西北则偏向物质价值。

具体而言,国内七大区域的消费者分别有如下的汽车消费特点:

东北:车是“个人的”东西

东北消费者对汽车很感兴趣,认为车是重要的财产、是生活的必需品,他们想通过车展现自己的成功。相对于获得社会认可而言,他们彰显自我的意愿更加强烈,不太在意被周围人如何看待。

东北消费者的“个人主义”还表现在,购买汽车的动机主要是以本人上下班、工作上的移动等为主。他们对车本身的关注度较高,重视车的外观设计及性能;他们对品牌的重视度比其他区域的人相对较低。

华北:车是“家庭的”东西

在华北消费者的观念中,觉得车是“重要财产”的意识很强烈,但将车作为炫耀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需求薄弱,他们主要希望通过车表现对家庭的考虑。区别于东北消费者的“个人主义”,华北消费者的家庭观念更重,他们在人生关键节点(结婚、产子)考虑购车的需求强烈。

在驾乘时体验上,华北消费者更重视同乘坐者的舒适性;对车本身,特别是车身类型、乘坐舒适性很重视。虽然他们也重视车的外观设计,但并不认为需要借助车向周围人炫耀,因此对品牌重视度亦不高,不太讲究品牌,也不太了解品牌。

华东:车是“社会地位炫耀以及富裕

生活的”东西

华东地区是车文化更加深厚、车经验值及车素养很高的地区,消费者强烈认同车本身的价值,追求"适合自己"的一台车。在他们眼中,车既是财产,也是生活必需品,还是令人憧憬的实体。

购车时,华东消费者比较强调购买符合自己社会地位的车,并且不重视价格,然而他们却很重视车的维修保养费用,削减维修保养费用是其购车重要的考量之一。

华东消费者不觉得车只是单纯的代步工具,他们会仔细研究品牌,重视社会普遍性认知,但却不太研究车的具体参数,而更关注车的"行驶稳定性"、"操控性能"等感受。

华南:车是“讲究的工具/实用品”

华南消费者讲究务实,较为实用主义,他们习惯于从物性价值的视角看待车,选车时重视技术性能,不太重视车的外观设计和车身类型,对车的情感需求较弱。他们认为车是工具,并且存在等级差异,会根据商务场合,选择及使用不同的车,更重视车的社会价值。

在使用中,华南消费者用车接送客户/员工的用途较多,本人使用(上下班、工作移动)反而不太多。他们还对购买时机敏感并且非常理性,因为政策变动等"实用购买时机"而购车的情况较多。

华中:车是“获得信赖/代步工具”

华中是车普及相对较落后的区域,消费者对于车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对汽车的认知主要集中在作为交通工具上,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大;同时,认为汽车作为获得信赖及面子的社会价值感(显示社会地位),比其他区域表现得更强烈。

华中区域的消费者兼具华东与华南两区域的特点,但更接近华南,他们对车的关注更重视外观设计,不在意车的品牌形象;此外,重视乘坐舒适性、安全性、油耗,也重视周围人推荐。

西北:车是“具有实用性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