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上虞华维文澜小学六年级的朱晨祎过得别样而充实,她和爸爸妈妈专门抽空去了趟杭州,在钟书阁的书海中浸润了一整天。
朱晨祎所在的家庭,是一个幸福而温馨的三口之家,更是不折不扣的书香家庭。爸爸朱勇标是一名交警,妈妈杨励是银行职工,也是不折不扣的书迷。朱晨祎平时爱书画艺术,也爱读各类书籍。
每天一有空余时间,他们一家人围坐在沙发上,每人抱一本书,各读各的。有时,一家人还会就读到的内容进行交流、分享。“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杨励说。
为了能让孩子理解书中的内容,在朱晨祎还牙牙学语时,杨励就开始对孩子进行阅读引导,还结合所读图书撰写读书心得,培育孩子碎片化阅读的习惯,让读书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至今,朱晨祎已有许多篇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记者了解到,朱晨祎家中图书杂志有800余册,主要有童书类、家庭教育类、传记类、文学类、教育类、生活类等等,堪称是个小小图书馆。
“书无处不在”,这是杨励一直相信的观点。从朱晨祎刚刚学会坐开始,各类书籍就被一堆一堆地搬回了家,爸爸妈妈经常与她一起亲子阅读。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朱晨祎阅读量的增加,家里的书籍也越堆越高。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就要数《草原上的小木屋》,前前后后共看了6遍,到现在还会翻一下。”朱晨祎说,从一开始的扫一眼,到逐渐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再到仿写自己生活中的情节,让自己的写作水平越来越高。
“朱晨祎作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我们从小玩一些阅读游戏。”杨励说。有时,娘俩出去散步时,会选取路上的广告牌、树叶等场景进行现场写作;或者是选取一些毫无关联的关键词,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连成一篇卡牌作文;或是看一本书,只读上一遍,再让孩子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画出图画,达到游戏、学习、寓教于乐的多重效果。在朱晨祎上小学二年级时,就写了一本取名为《阿牛历险记》的卡牌作文,共有17章内容,字数达到13000多字。
作为交警的爸爸朱勇标则认为,行万里路,同样重要,因为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于是,伴随女儿的成长,每当自己有空闲时间,他便会带着女儿一起到处走走看看。
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也时刻影响着朱晨祎的成长,近几年里,朱晨祎先后被评为绍兴市中小学百名“书香少年”、绍兴市美德少年等;在上虞区头脑风暴运动会现场作文中获得金拇指奖,并在2016年9月以封面人物登上了中国少年先锋报小作家杂志。40多篇作文分别发表在《读读写写》《七彩语文》《意林图解作文》《小学生阅读》等杂志,30多篇作文收录在各类作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