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台湾
特别提供。
鸿海总裁郭台铭发下豪语:“我们要大量使用新世代,将鸿海创业的经验传承给年轻人! ” (图片来源:商业周刊)
如何栽培年轻人,是鸿海总裁郭台铭念兹在兹的大事。 6月22日股东会,他当着小股东的面发下豪语:“我们要大量使用新世代,将鸿海创业的经验传承给年轻人!
近两年,他开始用“选秀”方式,挖掘有潜力的80后。
不同于行之多年的“新干班”,每年招募近千名新鲜人集体培训,近年郭台铭精挑细选,募集35岁以下、年资满3年的“三用人才”(指用对位置、性格、产业)参加创业大会,在数百人前简报,由他和各次集团副总裁担任评审,坐在台下打分数、给意见。
为刺激内部创业气氛,他曾一周举办两次大会,找来创新工场创办人李开复列席,只要听到可行想法,马上给钱、给资源,毫不耽搁。
一位曾参与其中的鸿海员工对此印象深刻,“他(郭台铭)常对副总裁们说:“你们都要负起当导师的责任,想办法把他们带起来,明年有没有办法找到一、两个可以接你们位置的年轻人? ”
不到30岁,传领4百万新台币年薪
在此气氛下,甚至有人趁郭董上厕所时守在门口堵人,只求见他一面,报告创业计划,争取表现机会。
除了选秀,各集团也会选出表现优异的年轻员工,放在郭台铭和副总裁们身边“见习”,一起参与高阶会议、搭私人飞机出差。
想要成为接班梯队并不容易。 据说,郭台铭经常抛个点子,便要他们隔天提出项目,当面报告,几乎随时待命。 但若撑下去,曾有人不到30岁年薪上看新台币4百万元,可见郭董大方程度,鸿海发言窗口则表示,薪资仅属市场传言,不便响应。
当郭台铭率先行动,未来,该如何和年轻员工共处,将是这些大老板最大的挑战。 能否进一步从中找到转型契机,端看其给予的空间有多大。(撰文:康育萍,《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