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芷江县问计于民探索反腐败治本之策

2016-08-01   浏览量:

    新华网长沙7月29日电 治腐败犹如治癌症,基层纪委犹如赤脚医生,“赤脚医生”又怎么施治“癌症”呢?且看湖南省芷江县纪委问计于民探索反腐败治本之策。

    镜头一:

    人情随礼是侗乡的习俗。今年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干部群众纷纷反映:满月酒、生日宴、建房乔迁、升学参军、拜师学成等一系列巧立名目的人情随礼,让人苦不堪言。“有的党员干部想借办酒席趁机敛财,有的党员干部办酒席是行自己私事让国家买单,有的党员干部办酒席是想搞利益交换。”该县纪委副书记李胜兴说。

    【画外音】针对基层盛行的人情风,芷江县纪委在岩桥镇组织开展“我与书记话廉政”之“人情风该怎么纠”座谈,邀请3个乡镇的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及部分乡镇站所负责人、村支部书记、两代表一委员建言献策。会上,大家纷纷从乡风建设、干部作风整顿、建章立制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原本以为此次座谈会跟以前的没什么两样,仅仅领导和基层干部群众谈一谈,没想到一个月后县里就出台了《党员干部人情往来“十不准”规定》,还在全县深入开展收送红包突出问题治理。”岩桥镇党委书记郭峻说。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芷江县共有28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主动申报备案了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廉政账户共收到主动上交“红包”礼金29.83万余元,暂扣违纪资金171.38万余元。

    镜头二:

    芷江县纪委接到芷江镇桃花溪村民彭某某反映:该村村民熊某某擅自在集体土地上违法建房,他虽多次向国土和住建部门进行了反映,但是熊某某这栋违法建筑却一直未被拆除。该县纪委迅速介入调查,对不作为的国土和住建两个部门的“一把手”进行了约谈,责令两个部门限期依法对熊某某违法建筑进行了拆除。

    【画外音】新形势下出现的“不作为”、“不敢为”问题,引起了芷江县纪委的高度重视。该县纪委组织开展“我与书记话廉政”之“老纪检干部话廉政”座谈,邀请10名老纪检干部就如何提高党政机关工作效能开展探讨,对治理“慵懒散拖”的纪律外机制进行建言。“通过梳理归纳座谈会的意见建议,我们在全县行政事业机关探索推行国家公职人员量化考核办法。”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邱小平说:“与年度个人考核不同的是,量化考核采取在100分基础分上,实行加减分制,上不封顶,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评估、评先评优、交流提拔的重要依据。”

    镜头三:

    芷江县楠木坪镇古坡界村党支部书记杨序松没有想到,因为把儿子评定为贫困户这样一件“小事”,日前不仅自己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还“连累”村委会主任、村委会文书、驻村镇干部3人都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

    【画外音】如何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芷江县纪委组织开展“我与书记话廉政”之“反腐倡廉治本之策”座谈会,邀请了10名县直单位、乡镇“一把手”和纪检组长、县委党校老师、老纪检干部代表。座谈会上,大家从体制机制、规章制度、党风政风监督、干部廉政教育等方面纷纷建言献策。随后,县纪委深入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和纠“四风”治陋习两项专项整治工作,并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第一个县级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巡察办,在全县范围内针对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分批开展巡察。第一批巡察的有3个县直单位和2个乡镇。

    “我们开展‘我与书记话廉政’既是向基层干部群众寻求反腐倡廉、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也是对党员干部违纪问题进行大排查、大起底、大处置。”芷江县纪委书记赵海波说:“每一次座谈,通过搜集座谈主题、剖析现象原因、汇集解决对策、建立规章制度,基本实现了一个部门或行业反腐败问题的制度建设和监督完善。”(田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