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中外记者走进龙门石窟 感受古都历史人文

2016-05-30   浏览量:

洛阳龙门石窟。摄影 段雯婷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段雯婷): 4月10日,参加第34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采访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的中外记者团走进洛阳龙门石窟,感受古都特有的历史和人文。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今存有窟龛两千余座。

  据介绍,宾阳洞包括南洞、中洞和北洞,是北魏宣武帝时期所营造的洞窟之一。佛像的衣饰都由北魏早期的袒露右肩和通肩式,变为褒衣博带式,反映了孝文帝时期的石刻艺术。第一次来洛阳龙门石窟的希腊语记者莉妮,特别注意了宾阳三洞中佛像的服饰和手势。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班牙语记者劳拉2014年曾来过洛阳,参加第32届牡丹文化节。她表示“再次来洛阳,今年又登上了龙门石窟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感觉到洛阳旅游的人比两年前更多。”   

  泰语部记者拉帕潘向石窟解说员详细了解了大佛像与小佛像成型的缘由以及在雕刻方面的工艺,她将镜头聚焦在一个个小型的石刻佛像上,希望能从细微处感受中国佛教艺术的历史和传承。

  据悉,今年3月,龙门石窟面向公众开放了一座“特窟”——看经寺。所谓“特窟”,是指文物极为珍贵、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的洞窟。据考证,此次开放的“特窟”是唐武则天至玄宗时期开凿的一座皇家洞窟。,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唐代石刻罗汉群像,揭开这座千年石窟寺的神秘面纱。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摄影 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