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出台 2020年全面完成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
记者7日从市政府网站获悉,《清远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对外公布。《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做好第三轮修志工作准备,志、鉴、史编修全面协调发展,存史功能更加完备。
地方志工作处于全省先进行列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清远圆满完成了《清远市2011—2015年史志事业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地方志事业加快发展,成绩突出。多项工作任务在全省提前完成,多次受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的表扬和肯定,地方志工作总体水平处于全省先进行列。
在全省较早全面完成二轮修志任务。2012年底,清远全面完成《清远市志(1988-2003)》及《清城区志(1988-2003)》等6部市、县(市、区)志的编纂出版,是全省第四个全面完成二轮修志任务的地级市,比全省全面完成任务时间提前2年,比全国规定的最后期限提前8年。
提前实现县级以上地方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当年出版目标。2015年2月,《清远年鉴·2014》荣获第五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一等奖,这是清远年鉴首次获得全国年鉴质量评比大奖,标志着市级地方综合年鉴编纂水平跃入全省先进行列。
推动修志工作向基层延伸
《规划》还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其一是推动修志工作向基层延伸。加强对各类专业志、乡镇村志编纂的管理、指导与服务。至2020年,指导编纂各类专业志约10部、乡镇村志约40部,全市全国文明镇、国家重点镇全部开展志书编纂,省级中心镇、历史文化名镇基本开展志书编纂。组织实施好中国名镇志、名村志文化工程,打造名镇志、名村志3部以上。
其二是争当全省年鉴工作先进市。进一步办好《清远年鉴》和县(市、区)综合年鉴,确保一年一鉴、公开出版,逐步落实当年10月底前出版。到2020年,全市编纂年鉴数量达20种以上。打造5部具有清远特色、在省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精品年鉴,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扩大阅读使用人群,大力提升年鉴的作用和影响力。
其三是全面开展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完成对全市约1.5万个自然村的普查,摸清基础市情,全面收集整理自然村历史人文资料,以县(市、区)分别单独立卷,编辑出版约3500万字4.5万张图片的《广东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调查(清远部分)》。